巴黎绑架未遂事件凸显加密数据安全的必要性
过去几周,法国首都巴黎与加密货币社区相关的绑架事件数量有所上升。最新一起是周二发生的针对Paymium联合创始人皮埃尔·诺扎特(Pierre Noizat)亲属的绑架未遂事件。
周二的绑架未遂事件使情况进一步恶化,法国内政部长布鲁诺·拉塔约宣布与加密专家举行会议讨论前进的方向。
据报道,大多数绑架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犯罪分子希望获得被绑架者的赎金。然而,法国加密货币交易所Paymium的战略总监亚历山大·斯塔赫滕科(Alexandre Stachtenko)却挖欧盟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根据欧盟规则收集与加密货币转移相关的信息,并称其为“定时炸弹”。
巴黎绑架案呼吁加密数据安全
斯塔赫滕科表示,目前的方法风险很大,一次泄露就可能危及他人安全。“如果这些数据库中的一个泄露了,我就能从中查出谁有钱、住在哪里,那么第二天这些信息就会出现在暗网上,后天就会有人跑到你家外面去。”他说。
该高管暗示加密用户并不安全,因为只要平台遭到入侵,他们的详细信息就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多年来,数据盗窃在加密货币市场屡见不鲜,最近的一起与热门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有关。该交易所称,犯罪分子通过贿赂和欺骗手段窃取用户的数字资产。
该交易所随后补充说,犯罪分子索要贿赂,以阻止犯罪行为曝光。然而,Coinbase 并没有支付贿赂,而是向监管机构通报了犯罪行为,并计划斥资 1.8 亿至 4 亿美元赔偿受影响的用户。
绑架未遂事件发生后,Paymium 也发表声明,敦促当局确保该行业内公司的安全。声明还强调了自今年年初以来,类似活动在不同地区发生的令人不安的趋势。该平台成立于 2011 年,并指出“某些金融法规,无论是最近通过的还是正在制定的,都存在高度危险的方面”。
该平台补充道:“公共当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组织大规模、有时不成比例的方式收集个人数据,这导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数百万加密货币持有者的人身安全面临风险。”
该评论谈论的是 2024 年底生效的规则,该规则将已经实施的传统金融转移的旅行规则扩展至数字资产。
欧洲反洗钱法规将限制隐私币和钱包
斯塔赫滕科表示,旅行规则令人不安的一点是泄露了用户加密钱包的地址,其中包含用户账户和交易的详细信息。他补充说,这类敏感数据有时会以不安全的方式存储或交换,使持有者面临风险。然而,专门从事数字资产的律师莎拉·孔帕尼表示,这些监管变化是为了遏制加密行业的非法行为。
与此同时,欧洲将于2027年生效的新反洗钱法将限制允许匿名持有者的钱包和数字资产的使用。此前,法国宣布该法律旨在打击毒品贩运,针对用于掩盖资金来源的加密混合器等匿名设备。
然而,网络安全分析师雷诺·利夫奇茨 (Renaud Lifchitz) 提到,拥有此类工具有很多“合法利益”。
他补充说,这些工具有时对许多合法利益相关方有利,例如记者或反对控制传统银行体系的独裁政权的活动家。与此同时,最近的绑架事件可以用“某种程度上的暴发户”和“准备不足”的加密货币行业来解释。软件开发人员詹姆森·洛普表示,自2014年以来,他记录了至少219起针对加密货币用户的物理攻击。
Cryptopolitan Academy:即将推出 - 2025 年利用 DeFi 赚取被动收入的新方式。了解更多
(责任编辑:要闻)
-
我们从餐饮开始,有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详细]
-
ouyi稳定币APPv6.5.8下载-芝麻交易所ouyi交易所2023抢先下载
或许MCN的称呼是资本层面的一个噱头,但基于大号带小号的多账号生态打法的确成了风口期2017年大玩家们的共同选择。...[详细]
-
1552家企业中,2014年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比98.26%;100万以下的占比67.40%。...[详细]
-
其中提到:西藏旅游的总资产在2015年第四季度大幅上涨了5.46亿的原因是增加了4.18亿元的短期借款,然而这笔借款在基本未使用的情况下归还了银行。...[详细]
-
所以,大家想要不死,头一个,就是要有一个刚需、痛点、高频的需求,这样的需求是最好的。...[详细]
-
Creo Engine (CREO) 购买指南:推荐交易平台分析
误区一:内容一定要原创 “内容为王”已经喊了好多年了,而原创内容也被做SEOer所推崇,也不是说追求原创有问题,初期想破脑袋的写原创文,写完就赶紧发布,生怕晚了一秒钟,从...[详细]
-
Joe回忆说,“我在斯坦福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很多成功人士,想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详细]
-
二是成功鸡汤式学习,常见于各种成功学课程,并且被众多企业家追捧。...[详细]
-
而其之所以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核心还是在于在知识经济爆发的当下,知乎在过去五年里所积累的内容价值和平台效应凸显下对于具备优质知识、经验、知识产出能力的人士吸引、涌入,使得知乎平台聚合、提供了当下互联网...[详细]
-
这说明公司对营收规模有追求了,有一个短期内要达成的任务,快速拉动营收多半依靠巨额依靠巨额投入,不可持续,所以这个短期行为背后一定有短期目的,很可能就是融资或上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