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预警:美国关税或致280亿美元巨额损失
日本主要企业警告称,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其年度利润减少数百亿美元。若经济进一步衰退,影响可能加剧。
据英国《金融时报》基于当前财报季的公司指引计算,丰田、索尼和瑞穗等日本巨头可能面临高达4万亿日元(约合276亿美元)的损失。
这一近280亿美元的总额是通过汇总日本市值最大的100家企业以及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在财报会议中提到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的数据得出的。多数企业提供的估算假设并未采取任何抵消措施,例如提高产品价格。
日本企业警告:美国关税将带来巨大冲击
*丰田:美国关税将对4月至5月利润造成1800亿日元影响
是的,如果你在美国丰田工厂工作,祝你好运。
我已尽力警告你。
— Spencer Hakimian(@SpencerHakimian)2025年5月8日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负增长,而这甚至是在美国关税对出口数据产生影响之前。随着关税效应显现,日本经济可能进一步偏离正轨。
作为日本最大的出口行业,汽车行业受美国贸易关税的冲击最为严重。2023年,日本向美国出口了150万辆汽车,价值超过400亿美元。此外,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俊博表示,关税政策预计将给公司带来650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并已削减2030年的投资计划3万亿日元(约合200亿美元),降至7万亿日元。而丰田则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公司,预计4月和5月的关税影响达12亿美元。
新日铁住金社长今井正承认,这些关税将对国内外钢铁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他拒绝具体评估其影响。其他日本企业则表示,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或将更多生产转移至美国来应对这一挑战。
美国期待与日本进行贸易谈判
作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互惠关税的一部分,美国对日本汽车公司及钢铁和铝生产商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他行业商品也被征收24%的关税。
目前,日本尚未与美国达成协议。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良成计划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于本月底举行第三轮会谈。贝森特周日提到,如果各国未能在90天暂停期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关税税率将恢复到互惠水平。
“特朗普总统已经通知他们,如果你们不真诚地进行谈判,你们的处境将回到4月2日的水平。”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特朗普总统还表示,美国将在未来几周内为其贸易伙伴设定关税税率。他承认,由于资源有限,他的政府无法同时与所有国家进行贸易协议谈判。
根据官方数据,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日本出口增速放缓,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日本对美出口首次同比下降1.8%。今年3月,日本对美出口曾小幅增长3.1%。
数据显示,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46亿美元。4月份,日本对美出口额为7806亿日元(约合54亿美元),相比3月份的8469亿日元有所下降。海关数据还显示,日本对美国运输设备(包括机动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额同比下降4.1%。
KEY 差异线帮助加密货币品牌快速突破并占据头条新闻
(责任编辑:现货银)
-
洪水像什么什么似的-洪水像什么什么似的向前奔腾顷刻间淹没了整个村庄
“很多公司觉得找到一个好项目,找到好演员就可以了,但这远远不够,还要考虑到基本制作周期(两年)之后市场需求如何?所以,你会看到,这两年很多公司投资影视项目,一开始很有激情,但是最后赔得...[详细]
-
SUI 在 DeFi 指标上超越 Solana:它是更好的山寨币吗?
不过最终他们好像也没有搞起来,毕竟他们没有做自媒体的基因; 一家深圳大数据营销公司和我们在同一个孵化器的开放办公空间办公,他们平常经常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和吵闹,完全不顾及旁边还有我们这些需要安静办公...[详细]
-
鼎晖创投在众星捧月当中崛起,也同时随着这些人的离去而散开。...[详细]
-
美化成互联网+的投标内容,这对投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详细]
-
所以,大S固然能增加知名度,但食客不傻,就好像我喜欢听老罗讲相声,但让我选100次,我还是选苹果不选锤子。...[详细]
-
但是,他为人实在过于低调,没有绯闻也不会说什么惊人之语,搞得媒体在2008年出版的郑裕彤传记里,整本书只提了他一句话,还把大学专业写错了,甚至照片用的都是汤臣一品公子哥的! 直到那场轰动整个香港...[详细]
-
新世相图书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商品,形式是每个月花129块钱来购买一个服务:我们从第一天会给你寄一本实体书,收到以后看完寄回来,我就会给你寄第二本,如果你一个月之内读完并寄回来第四本书,我就会把12...[详细]
-
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当你意识到这些情绪存在时,你又会变得理性一点。...[详细]
-
创业者说这话时,内心甚至还充满不止1%的幻想。...[详细]
-
10月31日汇添富民安增益定开混合A净值下跌0.08%,近6个月累计下跌1.09%
鼎晖投资,昔日的老牌一线基金,其成立源于中国证监会在本世纪初发出的一道禁令:“证券公司不得从事直接投资业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