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鸿鹄基金新动向 买入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 瞄准优质大市值蓝筹股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出炉,“长钱”投资动态也浮出水面。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设立的500亿鸿鹄基金出现在了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持股比例分别为1.88%和0.72%。
业内人士表示,从投资情况看,鸿鹄基金偏好投资优质大市值蓝筹股,特别是高分红率的个股。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鸿鹄基金选择竞争优势明显,治理结构优良,具有良好商业盈利模式的上市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近期监管发声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加大入市稳市力度。专家预计后续将还有保险私募基金出炉。
已入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偏好优质大市值蓝筹股
为进一步推动解决保险公司“长钱短配”问题,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并已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截至9月30日,鸿鹄基金实收股本320.10亿,主要投向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取得积极成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近期披露的三季报中,鸿鹄基金出现在了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1日,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有伊利股份1.19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8%,在伊利股份的前十大股东中排名第7位。鸿鹄志远持有的股份性质为A股流通股,这意味着这些股份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交易,不受限售条件的约束。
此外,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还在三季度新进成为陕西煤业的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截至10月31日,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持有陕西煤业7016.23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0.72%,期末参考市值达到19.35亿元。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对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的投资中来看,鸿鹄基金偏好于投资优质大市值蓝筹股,特别是那些分红率高的个股。这两家公司均为行业内的大蓝筹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值、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市场影响力。
“鸿鹄基金的投资方向非常明确,主要聚焦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基础设施、医疗健康、绿色能源等领域。这些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于晓明还表示。
发挥险资优势,后续或还有险资私募入市
鸿鹄基金选股标准是什么?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改革试点,鸿鹄基金选择竞争优势明显,治理结构优良,具有良好商业盈利模式的上市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此外,在股票市场低迷、市场信心不足、上市公司股价被错杀大幅下跌时,鸿鹄基金坚定买入。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多家险企共同成立私募投资基金,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公司的方式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可以归属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从而避免了直接投资股票的市值核算方式带来的当期利润波动。
“正因为可以发挥险资长期价值投资的优势,因此对于一些处于行业低谷和估值洼地的投资标的,以及具有长期发展空间和升值潜力的企业,险资可以从长期资产负债匹配和穿越周期投资回报的视角,加大配置,并长期持有,在获取更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也充分改善了资本市场的多层次资源配置功能”,周瑾还表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加大入市稳市力度。“这意味着后续还将有保险私募基金出炉“,周瑾认为。
(责任编辑:要闻)
-
人们都是利己的——仅仅为自己考虑,尤其是那些在创业过程中仅仅投入财务支持的。...[详细]
-
苏奎说,小蓝的遭遇并非美国城市对中国企业的歧视。...[详细]
-
那就是,有多少人赚到钱,和一个行业有没有商业模式是两回事。...[详细]
-
10月31日西部利得新动力混合A净值下跌2.08%,近1个月累计下跌1.4%
2012年第一次举办niconico超会议结束时,屏幕上显示的4亿7081万25日元的庞大亏损引起了热烈讨论。...[详细]
-
为何不去搏一下呢? 【王吉伟,商业模式评论人,专栏作者,关注TMT与IOT,专注互联网+及企业转型研究。...[详细]
-
Worldcoin 推出打击 KYC 服务商买卖虹膜信息的新措施
当创业者回答自己不存在竞争时,这对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风险信号。...[详细]
-
愚人节 4月1日 张国荣逝世14周年 薛之谦首部电影《有完没完》上映 宜:借势名人效应举办活动纪念张国荣,拉动粉丝缅怀效应。...[详细]
-
什么是“烂好人”? 吴奇隆说:“一般跟我合作的人,都有所获益,因为我不占别人便宜,吃亏的话,我一般自己扛着。...[详细]
-
但是,Spin在奥斯汀的投放也不轻松,仍在持续与当地的市政府协调。...[详细]
-
彭博社:过去两天赵长鹏净资产缩水 14 亿美元,Coinbas CO 净资产缩水 3.61 亿美元
2016年中国银幕数更是达到41000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观影人数也首次超越北美地区达到13.8亿人次。...[详细]